2004年8月19日,星期四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浙江法制报精彩推荐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每个人都有一个法治社会蓝图
本报选取8位公民共话“法治浙江”

  在“十一五”规划的开局之年,在深入实施“八八战略”、全面建设“平安浙江”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过程中,我省又作出了“法治浙江”的战略部署。
  法治建设既是一个老问题,又是一个新课题。法治进步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,法制健全是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。那么,“法治浙江”究竟和我们的百姓的生活有哪些关联呢?
    每个人心中,都有自己对“法治浙江”的理解和畅想。本报记者选取了8位在不同岗位、各具代表性的公民,听他们说说,他们心中的“法治浙江”。

  树立信仰 法律至上
  省高级法院刑二庭法官 刘建中
  “法治浙江”建设是依法治国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浙江的具体实践和全面落实,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我认为,“法治浙江”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,包括科学、民主立法,依法执政,依法行政,司法公正,培养法律意识、树立法律信仰等多方面的内容,这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。
  我认为,“法治浙江”建设,既要充分保障经济和社会发展,也要保障公民和社会组织合法权益的实现。
  此外,我认为“法治浙江”建设应避免几个误区:一是认为只要制定了“较为完善”的法律法规体系,“法治浙江”就建成了。须知,“法治”的本质是一种行为,而不是文字。二是认为强调法治必然会贬低人的作用。三是认为“法治浙江”可以很快建成。
  “法治浙江”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不可能在几年内建成,而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。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全社会普遍有了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,“法治浙江”才能说真正建立起来了。

  政府守法  百姓最盼
  在杭外来务工人员 叶丽娥
  我没什么文化,说不出“法治浙江”应该是怎么样的。如果一定要我说,我就是觉得以后浙江肯定会越来越讲法了,做事都要讲法律,老百姓要讲法,政府也要讲法。
  “法治浙江”和我们老百姓的关系肯定是很密切的。就拿我们农村来说,以后征地啊、拆迁啊什么的,村里就要按法律规定秉公处理,老百姓就不会吃亏了。还有像我这样出来打工的,就不怕拿不到工钱了,因为有法律给我们撑腰嘛。
  现在农村里对法律的需求很大,老百姓的法律意识也都在提高。以前遇到矛盾纠纷,有时候处理不公,我们老百姓只能上访。其实不是我们不想走法律途径,是因为我们最怕花费了精力和财力打官司,可是别人走走关系、找找门路,到最后案子办得不公正。我希望“法治浙江”早点建成,老百姓遇到事情都会去走正规的法律途径,也就是说,老百姓更加信任政府了,更加信任法律了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下转第4版)